来源:发布时间:2025-03-04 作者:点击: 次
近日,融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成功应用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救治一名危重心源性休克患者,标志着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技术实力再上新台阶。
患者病情凶险,心脏濒临“停摆”
患者因呼吸困难入住心血管内科,入院后不到1小时患者突发心脏骤停,情况十分危急,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,在心血管内科予以心肺复苏抢救后紧急送往重症医学科。患者到达重症医学科后,副院长、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进忠与团队迅速为患者评估病情: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患者仍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,心脏射血功能严重受损,血压持续下降,乳酸持续升高,全身大片花斑,需立即为患者实施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治疗。
“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达50%以上,当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难以维持患者循环时,ECMO技术成为逆转死局的‘最后一道防线’。”融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、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进忠介绍,心源性休克是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的危急状态,当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身体需求时,全身器官就会陷入缺氧状态,就像一台失去动力的机器,随时可能停止运转。
ECMO“人工心肺”力挽狂澜
面对患者急剧恶化的病情,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,医院立即启动ECMO进行救治,在杨进忠主任的带领下,快速完成ECMO管路置入并顺利运转。
ECMO的核心作用是替代患者衰竭的心脏和肺脏功能,让心肺得到“休整”时间,随着暗红色的血液经ECMO氧合后变为鲜红色回输体内,患者血压逐步回升,氧饱和度改善,濒临崩溃的循环系统被重新激活。
多学科护航,打赢生命“保卫战”
在ECMO运行期间,患者反复出现高热、心律失常、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,医院快速启动多学科联动急救机制,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呼吸科、感染科、药学科、超声科专家进行紧急会诊,积极查找病因、对症处理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。
重症医学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医疗技术,24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,及时调整治疗策略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同时还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,包括呼吸道管理、营养支持等。历经6天ECMO支持后,患者心脏功能显著恢复,成功撤机并转入普通病房。
此次成功救治,不仅彰显了我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实力,也体现了 ECMO 技术在挽救生命中的重要作用。融安县人民医院作为柳州市第一家配备ECMO的县级医院,同时率先开展ECMO技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临床,代表着医院急危重症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。
科室简介
专家介绍
供 稿|王晟
编 辑|韦胜耀
核 稿|杨进忠
责任编辑|张巧芳
审核发布|周虹玲